在从事中国企业产权界定研究的众多学者中,常修泽教授是卓有成效的一个。可以说,他是从事中国产权经济学理论实证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企业产权研究系列至今已出版了四部著作。《中国企业产权界定》(以下简称《界定》)是这一研究的第四部(前三部分别为:《资产重组:中国企业兼并研究》《现代企业创新论》《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与前三部不同的是,本书深入到中国各类企业内部,“提出了中国企业产权界定的理论依据、实际运作以及组织实施等,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产权界定理论体系”。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在本书的序中所说的,这“在国内尚不多见,它对于重塑中国的微观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因此,它的出版,对当前企业产权界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说,这种意义可以从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理论价值
首先,站在中国产权经济学实证研究的立场来看,《界定》是作者一系列研究的自然延伸。《界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产权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这是因为,尽管在此之前关于中国企业产权界定的研究成果经常见诸报刊,但如此系统地对中国企业产权界定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是第一部。它不仅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产权界定的理论基础、运作规范及实施方法,而且提出“产权经营”这一新的概念(见《中国企业产权界定》第十四章),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从中国产权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般思路来看,中国企业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是产权模糊,因此,必须明晰产权,从而必须进行产权界定。但是,中国企业产权模糊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在不同的企业又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纯理论研究并不能给出具体的分析。《界定》不仅分析了经济学家众矢所向的国有企业中的产权不清问题,而且对乡镇企业、城市集体企业的产权问题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决思路。虽然分开来看,这并不算什么创见,并且对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模糊问题它只是提出了问题,但是,将所有这些问题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并全面地给出运作思路,应该说是《界定》的成就。并且,从中国产权经济学的普遍观点来看,它在结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对乡镇企业、城市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产权问题的分析中,很多方面是富有创见性的,这尤其体现在它的案例分析与理论论证的结合上。
第三,从产权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来看,《界定》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建立在西方社会文化观念基础上的新制度经济学,其产权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观念基础上的。这种理论背后的“不言而喻”的观念在纯理论分析中,是难以发现它的制约作用的。中国产权经济学一般理论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指证出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恐怕正是在于它还没有真正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的改革实践深层根底中。《界定》则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从而也就发现了中国法律观念的缺乏对产权明晰的影响。
二、实践应用价值
《界定》的实践意义则更为明显:与一般的理论研究不同,它的特色更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强调理论指导在实践方面的可操作性。作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作者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较一般研究人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这种理解和领悟与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相结合,形成了独到的分析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反映在本书中,除第一篇旨在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外,第二、三、四篇分别对国有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产权界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五篇则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目前,这些措施和思路正成为有些省市(如浙江省)的指导。这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在我国同类著作中是极为少见的。
当然,由于现实环境所限,《界定》也存在一些瑕疵,如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分析还不够深入,等等。但是,瑕不掩瑜,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中国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还是对中国企业产权界定实践而言,《界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